據蠟像制作的小編了解,目前,博物館展陳的內容設計大部分由博物館自身完成,在借鑒國內外優秀展陳效果的基礎上局部調整,不可避免出現“千展一律,百館一面”。對于多數展陳而言只是換了一種“行頭”而內容和表現形式上沒有太大變化。面對眾多展陳共性的同時,個性化顯得特別急切并尤為重要。
帶著思想做設計
博物館展陳的設計不同于其他展覽設計,有著特殊的規律和獨特的語言。任何一個優秀的展陳都應該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
判斷一個展陳設計方案是否具有個性化理念主要看它是不是全面、準確、生動地反映了藏品內容的思想性。如果偏離了展陳內容,即使形式再新奇,感官沖擊力再強,也不可能取得預期效果。然而在傳統的展陳設計模式里,往往是博物館人員先提出要求,再由專業設計師來負責編寫陳列大綱,施工人員負責實施展覽。但合作展陳公司設計師受到文化知識結構等因素的制約,難以在短時間內正確把握、深刻理解展陳內容,很難與展覽要求的內容與形式達到統一。
如何達到內容設計與形式設計緊密結合?一方面,博物館負責人要與展陳公司設計師有足夠的溝通,理清思路,掌握展陳主題,使展陳的創意和技術手段能全面、準確地反映展品的核心內容;另一方面,展陳的核心內容及表現重點應與相關專家進行集體研究、討論、評審,根據文物展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最終予以確定,因為急功近利不能達到理想效果,磨刀不誤砍柴工!
帶著主題做策劃
大到國字頭一級館,小到民間私營館,其藏品數量也不能應有盡有。所以設計者或策展人必須對所展藏品有一個深刻的認識,足夠的智慧和豐富的經驗。并且能從中提煉出相對準確的思路,以便傳達給觀眾準確的展覽信息。
個性化展陳并不等于精品展、建設成就展、歷史演進展等耳熟能詳的一般性展陳。從主題上不能僅采用展品歷史脈絡、人物生平介紹“教科書”式的表現方式。要從展品的歷史背景、出處、工藝、用途、故事以及文化價值展開思路,找到每一個展品之間的關聯,通過整理構成一個新穎的主題,根據擬定的主題通過現代化數字技術營造一個與之相匹配的展覽環境。
今年8月2號結束的英國倫敦Victoria & Albert博物館具辦的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 “野性之美 (Savage Beauty) ”作品展,參觀者絡繹不絕,再次證明該展覽取得舉大的成就。展陳方面,這次展覽是在原先的基礎上,V&A博物包增加一間展廳,專門介紹McQueen在倫敦初出茅廬時的職業經歷,還原他當時作為一位睥睨典范的新人設計師,是如何淬煉那把神奇的剪刀,形成自己的標志性風格,從而在這座他出生、成長的城市嶄露頭角繼而名動世界。此外在Alexander McQueen 2006年秋冬女裝秀的閉場, McQueen以3D全息投影的方式讓身穿歐根紗長袍的凱特·莫斯 (Kate Moss) 飄然出現在秀場上空。亞歷山大·麥昆展覽的成功不僅從展品上獲得關注也從展覽的形式上多年以后依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帶著方法詮釋意義
國內大多數博物館自身職能定位為歷史文物與藝術作品收藏與展陳。然而很少有人正確辨析何為“歷史”,如何利用好展品、藏品詮釋歷史。在做展陳的過程中只把它們做為“歷史的見證”再配以簡單的說明來附會展覽主題。難免給人以牽強附會之感,“文”“物”造成脫節,訴求感缺失,缺乏創新。使觀眾在參觀完以后不能留下深刻的良好的印象。如果這樣就完全背離了展陳的意義甚至無法展示展品歷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要做一個成功的,有意義的展陳,首先有個良好的參觀路線。一個好的參觀路線,能讓觀眾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達到身臨藏品其境之感。感受藏品歷史文化的同時,思路能夠跟著“穿越”到一個情景中來。其次,還要有正確完整和經過考證的展品文本解釋,來增進觀眾和展品之間的親和力,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讓觀眾產生共鳴,增強參觀興趣,加強記憶。
觀眾是博物館展陳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所以博物館應設法保持其對觀眾體驗的恒久吸引力。喬治·蓬皮杜藝術中(Centre National d'art et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心首任館長蓬杜·于丹(PontusHulten)指出:博物館的館長首要任務是培養觀眾,不僅僅是策劃大型展覽,還必須培養出信任博物館的觀眾。公眾來看展覽不是因為展出大師的作品,而是因為覺得博物館里的東西實在是太有趣。
博物館要挖掘展品的巨大價值,不是經濟價值,而是歷史、道德、精神、審美、文化等價值,幫助觀眾走近歷史走近藝術,使其感到參觀的樂趣和魅力所在。
盧浮宮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博物館的榜樣,是因為無論是建筑還是展覽模式,它都不固守傳統,大膽創新。不固守傳統并不意味著完全拋棄,而是在此基礎上激發展覽的生機和創新活力。雖然中國博物館在展覽展陳方面還不及世界最高水平之列,相信在不斷的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總結成果經驗,加大創新力度,增強對觀眾參觀體驗的責任感使命感因勢順導,個性化成功展陳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