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中國佛教造像計有七十余尊。依據造像材質的不同,有金銅、石刻、陶瓷及玉木之分。其中以石刻造像居多,時代特征明顯,且不乏精品。這些石刻像,除一尊外,原都是芝加哥知名收藏家布倫戴奇(Avery Brundage)的舊藏,于20世紀60年代捐贈給了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佛教藝術晚至東漢(公元25年-220年)就已在中國流傳,四川等地發現的銅錢樹和摩崖石刻上都曾找到過佛像。
這些佛像的造型風格受犍陀羅佛教藝術(Gandhara,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帶,其佛教藝術是希臘和印度風格融合的產物)的影響。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亞博)收藏的一座鎏金銅佛坐像可謂是這類早期佛像的代表。該像束發,高肉髻,施禪定印,通肩袈裟,有厚實的U形衣紋。這些皆是犍陀羅佛教造像的基本特征,但佛的面相已不是犍陀羅的高鼻深目,而更像北方的蒙古人。這尊佛像也是現存早有紀年的中國佛像(公元338年)。隨著時間的推移,佛像從引入到被漢化,在塑造風格上與中國的審美觀不斷融匯、創新,造就了中國佛教藝術的獨特魅力。
舊金山亞博收藏的中國佛教造像依據造像材質的不同,有金銅、石刻、陶瓷及玉木之分。其中以石刻造像居多,時代特征明顯,且不乏精品。本文在此擬選數件石刻造像作一簡單介紹。這些石刻像原都是芝加哥知名收藏家布倫戴奇的舊藏,于20世紀60年代捐贈給了亞博。
佛三尊立像,北魏,公元533年
北朝造像碑
4至6世紀的南北朝是中國佛教造像的啟蒙和黃金時代,尤以制作精美的北朝造像聞名于世。北魏晚期佛像造型已顯成規,表現為軀體趨平板狀,線條概括、洗練,又富裝飾性,加上長眉、細眼及抿唇微笑的臉相,洋溢著一種既莊嚴又清秀的審美品味。館藏的佛三尊立像是這一時期造像碑作品的典范。
佛三尊立像(局部)——中心圈是佛的頭光,內有蓮花瓣。
石碑正面雕一佛二菩薩,菩薩腳邊有護法獅子,現只剩殘體。佛和菩薩面相清瘦,身軀修長,頭部和手腳近似圓雕,佛裝則以高淺浮雕展示不同層次。如佛身上的漢化褒衣博帶式袈裟和衣裙腳部重疊衣褶的造型。他們身后是火焰形大背光,上面用減地陽刻和陰刻手法由中心向外畫出五個裝飾圈。中心圈是佛的頭光,內有蓮花瓣;旁圈里是過去七佛;再外圈有六身飛天環繞,上部有一人形神獸頂一香爐,飛天或持蓮苞、香熏和樂器,姿態飄逸清揚;在此圈的尖頭部分又畫出第四圈,內含一佛像,禪定趺坐于蓮花寶座上,側脅兩個飛天;外圈是飛動的火焰圖案。
佛三尊立像(局部)——外圈飛動的火焰圖案。
五個裝飾圈中題材排列緊湊,線條清晰流暢,為石碑營造了一種佛國世界的極樂氛圍。平面的刻畫裝飾在此不僅是成功的背景陪襯,更和靜謐的佛像形成獨到的視覺對比。石碑的下方刻有六位供養人,戴官帽盛裝翩翩立于華蓋之下。他們三人一組,分立左右,面朝正中,內有一人形神獸上頂香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