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舶來品。應當說,中國的精英層對博物館的理解一開始就很先進。1918年2月,《東方雜志》第15卷第2號刊發《博物館之歷史》一文,不但系統介紹了世界范圍內博物館產生演進歷程,還重點指出1870年代博物館的轉型:舊式博物館是 “收藏陳列珍奇”,而新式博物館則以“一般人民之教育娛樂為主眼”。文章后引用了1889年美國博物館學者古德的名言“博物館者,非古董品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種場”。這正符合現代博物館的經典定義:
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實物的場所,并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筑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不過,20世紀的長期實踐中,中國社會對博物館的普遍認知還是“收藏陳列珍奇”。陳平原《大英博物館日記》一書中提到,許多旅英的中國人看到大英博物館展出1985年從中國收購的冥鈔,紛紛發出譏笑聲,認為如此不值錢的東西怎能登大雅之堂——這實際上是走進了博物館認知的誤區。加上國內博物館長期“藏重于展”,似乎沒點級別或鈔票,都不配看那些奇珍異寶,這種認知伴隨《鑒寶》之類節目的走紅,可以說帶歪了好幾代人對博物館的想象。
故宮展出的《千里江山圖》局部
這也就不難理解公眾提到博物館必稱故宮或國博,一聽說《清明上河圖》或《千里江山圖》就趨之如鶩。《千里江山圖》近來一次展出,我去了,太多人寧愿排三小時隊去看一眼這幅“國寶”,也不肯惠顧近在咫尺的趙孟頫書畫展。每每五一或十一假日,經過天安門廣場,看見安檢排隊一直到東單,總忍不住想:他們這么辛苦,能看到什么呢?對他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呢?
依照“活思想之育種場”的指導思想,博物館應當是“內嵌于日常生活”的,它不能是一生只有數次的享受,而是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甜點咖啡。你光看一次《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有什么用呢?沒有中國美術史和文物史的背景認知,沒有世界藝術史的資源輔助,頂多也就是打了一次卡,多了幾句談資。
當然,讓博物館內嵌于日常生活,不是理想可以解決的。你想想1928年王國維大師赴頤和園昆明湖自沉,還要向同事借門票錢,就可以想見一般人是多么難去親近古物了!
好在,自從2008年《關于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下發,中國完成了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很大的博物館免費開放。十年之后,“去博物館”已經成為了一件尋常事。據國家文物局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博物館總數已達到4873家,其中免費開放的共4246家,87.1%的中國博物館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