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博物館只是收藏、保管、展示、教育的場所?
不要和我提教科書上的定義,
因為博物館一直在被重新定義!
我們只看,
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
越來越多的科技應用到博物館,
越拉越多的企業牽手博物館,
越來越多的業態結合博物館,
就足以認識到:
“博物館+”已經進入2.0時代!
12月3日,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播出后,好評如潮。短短幾天,豆瓣評分高達9.4分,百度相關搜索261萬條。
九大博物館與央視強勢結盟,眾多明星現場助陣,演繹國寶前世今生,傳播5000年中華文明。
一種全新的博物館傳播方式誕生了!
近日,故宮授權民生信用卡中心獨家使用故宮文創IP版權形象,民生銀行業內首發推出民生銀行故宮文創主題信用卡。
這是一次信用卡與中國風設計的跨界搭配,民生銀行還特意將卡號等信息放在卡片背面,讓卡面的皇室貴族氣質完美展示。
除了和民生銀行合作外,故宮博物院于11月27日和中國農業銀行就文創產品設計研發與推廣、科研成果轉化、交流培訓等方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以此次戰略合作為契機,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促進文化與金融深度融合這一新形式,深入挖掘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內涵,在互惠互信中攜手共贏。
博物館+時尚
意大利奢侈女裝品牌GIADA,秋冬時裝秀在米蘭布雷拉藝術博物館盛大揭幕。
大秀現場,在布雷拉藝術博物館收藏中畫幅最大的作品之一——詹蒂萊·貝利尼和喬瓦尼·貝利尼的《圣馬可在亞歷山大布道》為史詩般的背景中,24位國際超模優雅徜徉于拉斐爾、貝利尼、曼特尼亞、丁托列托等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巨匠的畫作前。
蘇州博物館與阿里巴巴電商平臺合作,在蘇州舉辦以當地建筑與文化為元素的時裝秀,煥發了博物館的現代活力。
當時,時裝秀展出的部分衣服也在淘寶首頁做推廣。
活動引起業界關注,有300多萬人在網上互動,著實讓蘇州博物館火了一把。
每年的5月初,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都會舉辦一場慈善舞會(簡稱Met Gala/Met Ball)。這是時尚界最隆重的晚會,每年的慈善晚會紅毯部分都被譽為“時尚界奧斯卡”。
博物館以增強觀眾體驗為導向,實現了經營模式與移動應用、社交網絡的緊密結合,形成了以博物館業務需求為核心,用創新科技手段整合線上線下活動的新型博物館生長模式。
新科技對博物館的各個層面產生沖擊,帶來了注重體驗的嶄新概念,成為實現現代展覽設計理念的最佳載體。
博物館提供了一個獨特和廣闊的市場,吸引和成就著新科技領域眾多的從業者。
博物館既要關注新科技對挖掘文化遺產和文化反思的積極作用,也要有冷靜的思考來審視與看待新科技對于博物館的作用。
教育是博物館服務社會的重要職能。不少博物館與學校、教育機構合作,開發靈活多樣的博物館課程、項目等,深受青少年和家長喜愛。
博物館教育是一個很有商業潛力的藍海。近幾年,國博的博物館教育事業性收入,每年可達近千萬元。
今年夏天,上海一家教育機構推出“十萬少年漫游世界十大博物館”網絡直播課程,每份課程199元,居然獲得22萬個家庭的追捧。
《博物館奇妙夜》無疑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影片。目前國內博物館的諸多社教活動中,“博物館奇妙夜”也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主題之一,“奇妙夜”已然成為全球博物館行業的一個大IP。
借勢海昏侯考古大發現,建海昏侯博物館,拍海昏侯電影,江西試圖打造一個強大的IP。
博物館將文物故事轉化為動漫形式,不囿于時間、地域與觀看條件的限制,傳遞給更多的觀眾。
一部源于敦煌壁畫的原創動畫《降魔成道》,自播出后,立即引起一片叫好聲。“很久沒有看到這么好的國產動畫片了”,是觀眾對此片最直觀的評價。
中國首部考古主題動畫片《曾侯乙》,將曾侯乙墓中的文物進行360度全景展示。通過“館長”的講解和啟發,觀眾不僅了解到各類文物的用途和背景故事,也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有了全面的了解。
西安威斯汀大酒店是喜達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國際集團其下唯一的博物館酒店,1200 多件館藏精美文物令人大開眼界,充分展示華夏大國的泱泱歷史。
博物館在逾7000平米的空間和三個特別展廳里展示館藏的中國藝術品與文物。基本展示陳列內容為“色掛形象窮神變——中國古代壁畫源流展”,是我國首家系統全面展示中國古代繪畫發展歷程的專題博物館。
博物館+購物中心
如今,購物已不再是人們逛商場的唯一目的,消費者亦將越來越多的時間投入購物體驗之中。
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獨創的博物館零售模式,通過藝術的視角為顧客帶來新穎的體驗消費,同時也帶來了商業的成功。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博物館當成旅游目的地,逛博物館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但是,目前成熟的博物館旅游產品并不充足,形式上仍多以參觀為主,體驗性旅游產品少。
青島博物館設立在青島啤酒百年前的老廠房、老設備之內,以青島啤酒的百年歷程及工藝流程為主線,濃縮了中國啤酒工業及青島啤酒的發展史,集文化歷史、生產工藝流程、啤酒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具備了旅游的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等特點,體現了世界視野、民族特色、穿透歷史、融匯生活的文化理念
作為世界乳業十強的內蒙古伊利集團,其在呼和浩特的總部基地建有一座中國唯一的乳業文化博物館,彰顯著伊利“中國乳業第一品牌”的研發實力。
博物館+地鐵
12月6日,成都地鐵7號線開通試運營,乘客看到這樣一個場面:四幅主題畫面——騎神鳥的射箭者、手捧祭壇的大祭司、守護祭壇和太陽神鳥的金沙武士,還有祭壇圣火中鍛造的黃金面具,模仿敦煌壁畫的表現形式,分別繪制于車廂內部每扇車門以及司機門上,讓乘客仿佛穿越到三千年前,親眼見證一場盛大的祭祀儀式。
無獨有偶,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任何一個地鐵站,環顧一下四周。你正身處世界上最大最具有震撼力的博物館之一。
只需購買一張斯德哥爾摩地鐵票,你就可以在大多數地鐵站欣賞到從20世紀50年代到21世紀的雕塑、壁畫、油畫、裝置藝術、題詞和浮雕。
博物館+健身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節45分鐘的“博物館健身課”,允許參與者穿著運動服,按照既定路線,穿梭在35個展室的藝術空間,油畫、雕塑、盔甲,以及各種藝術珍寶近在咫尺。
一期課程半個月75美元,一票難求。
藝術空間為健身運動所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設計的這套“藝術體操”,是否可以借鑒?
參觀博物館的同時,又能品嘗美食,想必是大多數博物館愛好者刷館的理想狀態,告別面包+礦泉水時代,從博物館餐廳開始。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Odette”餐廳,不僅被評為“Wallpaper 2017 年度最佳餐廳”,而且還是個實實在在的兩顆星級的米其林餐廳
當然,除了這些星級餐廳,很多博物館都自帶餐廳功能,如故宮博物院慈寧宮旁故宮的冰窖餐廳。
別具風味的冰窖修繕為觀眾服務中心,建了書吧、咖啡、快餐,同時可供300名觀眾在此用餐,一個中午能翻三四次,1000多人一邊就餐一邊看冰窖,感覺良好。
其中,還包括賣北京烤鴨的餐廳。
8月26日,上海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百物之聲──上海博物館親子音樂會”。來自150個親子家庭的300位聽眾參與了這項活動。
配合今夏的熱點展覽“大英百物展”舉辦的這場親子音樂會,加入了現場對文物知識及背后歷史、文化和藝術等知識的解說,讓文物與音樂得到有趣、有料、有機的結合,使觀眾得到多重體驗。
故宮原創劇《海棠依舊》以1933年至1948年間故宮博物院文物的南遷、西遷、遷臺歷程為主線,選擇一個家庭視角作為切入點。
由故宮博物院青年職工自編自演的院史級話劇《海棠依舊》,以演員的身份帶著故宮人的真情實感,和那段“文化不絕,精神便不會絕”的故宮國寶遷移史,把一個真實動人的故事搬上劇院的舞臺。
博物館+婚禮
今年國慶期間,安徽淮北南山漢文化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婚禮,招來網友一片吐槽。為此,館長和新郎新娘花大力氣解釋了一番。
但是,在國內飽受質疑的博物館婚禮,在國外卻大行其道。
美國一對新人就任性將自己的婚禮搬到了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一般來說,國外博物館都能讓你舉行一個real盛大的婚禮,如果你想搞得小型些,可以多找當地的畫廊、小眾博物館,甚至是一個有歷史感的圖書館。
博物館是歷史殿堂,是最重要的文化窗口,會不會對館藏造成破壞,這點都非常重視而謹慎。
博物館+文創商店
在國家大力倡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環境下,把博物館館藏的文物開發成文化創意產品,并提倡把博物館商店做為“博物館的最后一個展廳”,“把博物館帶回家”“把文化帶回家”,正成為中國博物館行業努力發展和探索的一個方向。
時代造就了“博物館+”的無限可能
博物館正在成為香餑餑
趕緊行動起來吧
在一眼千年的滄桑中
在風起云涌的歲月里
博物館人
必將
唱出時代的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