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舉辦的“遺我雙鯉魚——明代吳門書畫家書札精品展”已于10月22日落下帷幕。在20日,展期的最后一個周五,上海博物館與上海評彈團合作推出了“吳門書札彈唱”演出,這也是上海博物館新推“博物館游藝·Museum Events”項目的首次演出。
多樣游藝,傳遞精神
上海博物館“博物館游藝·Museum Events”以詩、舞、樂、戲、講等多種形式,讓博物館成為一座文化的綜合體,活動將包括傳習與創意(Apprenticing & Creating)、演繹與激發(Elaboration & Innovation)、映像與聲音(Filming & Recording)、競賽與游嬉四個系列。
傳習與創意
將經典的文化形式和新興的創意理念相結合,讓設計師、藝術家和手藝人走進博物館,將技藝、創意和藝術品零距離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展廳教學、現場手藝演示、設計展演、藝術項目舉辦等均為傳習與創意的實現形式。據透露,上博將配合年底即將開幕的特展“俄羅斯‘巡回畫派’展”,邀請知名畫家等在博物館現場演示教學;舉辦“藝匠古今”教育展覽,其中設計師和傳承人將聯手,在傳統的回響中開啟新的生活創意。
演繹與激發
結合文物或展覽,激發思辨,對文物外延進行闡釋。著眼于一件展品,或一場展覽,或一個主題,通過舞蹈、音樂、聲音藝術、舞臺劇等表演藝術,將不同的藝術形式跨界聯合,碰撞出更具有感染力、生命力的藝術成果。向廣大表演藝術家征集基于上博藏品的、適合博物館空間的表演提案,一經采用可在上博進行演出;配合年底“山西壁畫”特展,以“國寶·山西”為主題,舉辦綜合各種文藝形式的博物館之夜。
映像與聲音
關注文博藝術紀錄片,引介優秀影片,舉辦首映會、觀影會,邀請導演、制片人進行現場座談。制定上博館藏珍品的紀錄片拍攝計劃,講述藏品、展覽及其背后的故事。同時重視聲音的記錄與傳達功能,呈現形式包括特別導覽、現場誦讀、口述歷史、演講和訪談等。配合“遺我雙鯉魚——吳門書札特展”舉辦線上誦讀會;“俄羅‘巡回畫派’展”前期,訪談我國受到過俄羅斯美術影響的知名藝術家,并錄制紀錄片。
競賽與游嬉
定期舉辦有一定規模的評比競賽,吸引更多公眾,幫助參與者啟迪思維、拓展知識。競賽形式包括海報設計大賽、文創大賽、中學生文博征文競賽、文博知識競賽等。舉辦諸如文博嘉年華、特色集市、尋寶游戲等主題活動,讓觀眾在博物館里獲得游嬉與歡樂。與上海地鐵合作“地鐵尋寶”系列活動;在“山西壁畫”特展期間,舉辦山西古建與文保攝影大賽。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介紹,“游藝”的概念來自于中國古代“人文主義”的概念,《論語·述而》中有“君子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在孔子的時代,“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之后再拓展到文人的琴棋書畫等。但這只是東方的部分,當下我們還需要了解西方的部分。博物館的英文是“Museum”,西方人把博物館看作是希臘神話中繆斯女神的居所。所以博物館應該成為弘揚中外優秀人文精神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