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長江大橋是萬里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人自主設計和建造的公鐵兩用橋。它完成了億萬中國人征服長江天塹的歷史夢想,它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它是一座精神的豐碑。
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至今已有五十年,2018年12月29日在經歷2年半的封閉施工后恢復通車,由南京長江大橋原南橋頭堡改造而成的南京長江大橋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經過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橋工段3年多的籌備,于2月2日正式與公眾見面。這也是南京市首座以展示大橋歷史背景及文物資料而專門修建的紀念館。
紀念館分“歷史意義”、“偉大精神”、“記憶對話”、“科藝價值”、“再勵輝煌”五個部分,還原大橋設計、建設和使用過程,傳承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大橋精神!
乍一看,當年潛水員帽子是不是像極了最近大火《流浪地球》中的頭盔。當年建設大橋時,隨著工程的進展,特別是江心幾個橋墩的開工,需要進行深潛水作業,就是使用這樣普通的潛水設備,十幾名潛水員突破空氣潛水60米的深度極限,勇闖“生命禁區”。1963年初,在7號墩的潛水作業中,甚至連續突破警戒線下到65米深水下作業,堪稱壯舉。
大橋鋼桁梁的聯接工藝是用燒紅的鉚釘對正鉚孔,用風槍擠壓鉚死,板層多達9層,板束最厚達188mm,共有150多萬個鉚釘。工人在現場爐旁燒制時溫度很高,勞動強度極大。時隔50年,在2017年開始的南京長江大橋大修中,人們驚奇地發現:150萬顆鉚釘絕大部分完好無損,需要更換的只有 6000 多顆,即每1000顆里只有4顆需要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