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藝術的“寫實性”都是建立和存在于具體歷史階段的文化習慣之上的。“搜盡其峰打草稿”,人是社會生活的主體,名人
蠟像表現的人物是他們所在時代的精英。必定有照片、畫像、圖像等具象的材料,或是文字資料。名人蠟像作者需廣泛的搜集材料,嚴格取舍,取舍標準要遵循傳統,尋找典型。
泥塑是實現“形神兼備”的關鍵環節
在觀察、理解、分析了名人蠟像作品人物的形貌特征、思想性格,并確定了基本姿態方案后,就開始動手表達—創作。
(名人蠟像作品的惟妙惟肖必須從基本的泥塑開始,泥塑師雕塑師對所采集資料的立體化,一切平面的資料及相關的數據由雕塑師通過泥巴表現出來,硅膠像的成敗就在于雕塑師對泥稿的行與神的把握,所以泥稿是至關重要的,這個階段大致可分四個步驟。
1.搭骨架,萬丈高樓平地而起,一個“人”的結構、高低、姿態、幅度,從一開始的搭架子開始確定。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結構的準確度和姿態造型的協調性,因為高寫真注意雕塑的創作沒有可逆性,一旦失誤,將對成型后的人像結構、高低、姿態、幅度造成難以改正的后果。搭制股價通常用木板、鐵絲、鋼筋、鐵釘等材料。泥塑的骨架像人的骨骼一樣,起著支撐和連接的作用,它是泥塑的基礎條件,不可忽視。搭骨架要注意:1)骨架要牢固,以保證泥塑的穩定,上泥后不傾斜、不倒塌。2)堆泥后要使其不掉泥,又不露架。3)要體現雕塑的大體形狀。4)所搭骨架要簡單、便于變動和制模時拆架。
2.上大泥,在骨架搭好以后,就可以動手上大泥堆大形了,先在骨架上噴一次水,以便泥塊與骨架能牢固的結合不易掉落。然后將泥塊一塊一塊的堆貼在骨架上,用手按緊、拍實、然后層層加泥,用木槌或拍泥板將泥砸實鐵牢。上大泥堆大形需要遵從一個原則,那就是要從大處著眼,從整體入手,切忌縮手縮腳、陷入到局部細節的塑造中。
3.名人蠟像細化。高真寫實主義雕塑的泥塑一般只表現肌體,不塑造衣服及其紋理。其塑造方法和其他各種雕塑(入現代主義雕塑、石雕)類似,但其高真寫實主義雕塑的肌體更為精細和寫實,無論是將來露在外還是覆蓋于服裝之下,其肢體、皮膚的表達都要準確、到位。相對來說,臉部的仔細刻畫為關鍵。不但要確保臉型、五官結構、起伏、褶皺等準確無誤,更要追求其表情的準確性,要能夠準確表現出任務特定的性格和情緒,與這個人物的特定身份、特定環境相吻合。手是硅膠像作品中人物的第二張臉,手部的胖瘦、老少、手勢要與人物的特征相匹配,且能夠輔助表現人物的情緒和意圖。本環節是實現人像“形神兼備”目標的關鍵環節,費時費工非反復端詳,仔細對比不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