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歌壇上有假唱之說,所謂“假唱”,是指演員在演唱過程中使用事先錄制好的歌曲代替現(xiàn)場演唱的一種行為。
文化部2009年頒布的《營業(yè)性演出管理條例》中明確劃定,假唱是一種欺騙觀眾的行為,與假冒偽劣商品一樣應處于“挨打”的位置。
同樣,在博物館的講解行業(yè)中也存在著"假唱"行為,只不過這種假唱不是用事先錄制好的講解詞來代替講解員的現(xiàn)場講解,而是將固定的講解詞事先錄制在講解員大腦記憶庫里,不進行文字處理和圖像轉(zhuǎn)換,以背誦、表演的形式進行講解。我們把這種不經(jīng)過心靈濾化、不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情感游離于正確交流軌道類似復讀機一樣的講解稱為“假講”。
假講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大體分為兩種:背誦式假講和表演式假講。
背誦式假講指的不僅僅是那些眼睛盯著某一方向,像小學生背課文一樣的講解,而是經(jīng)過技術(shù)處理后的一種人造似的講解,不少老資格的講解員常常采用這種方式。
他們把心休眠起來,用一種十分老練的口吻重復著那些永無變化的講詞,大有“海枯石爛詞不變”的精神。
這樣的講解員很少直視觀眾的眼睛,常常以一種“假看”的方式與觀眾交流,似乎是在看著觀眾眼睛 ,其實只是盯著某一個方向。他們從頭到尾使用一種講法、一種腔調(diào)、一種音高,始終給人以你是你、我是我的陌生感。
這樣的講解員往往只是在剛?cè)腴T時下了一些功夫,背誦了一些段落,以后便無休止地如同復讀機一般重復著這些內(nèi)容,不會越雷池半步。
與背誦式假講不同,表演式假講更注重自己的外部形象和表達技巧,這類講解常出現(xiàn)在講解比賽和VIP接待中。講解員往往過分強調(diào)面部表情和儀表儀態(tài),他們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甚至重音、停連、共鳴等等都要占據(jù)大腦的主要空間。
為吸引觀眾,他們不惜精心設(shè)計和提前演練。在整個講解過程中,他們始終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細節(jié)上,僅拿出大約百分之二十的精力放在講稿上,任憑那些背得滾瓜爛熟的講解詞下意識地向外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