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小知識:重新審視博物館的“純真”性!
博物館陳列布展公司提示:在通常的認知中,博物館被視為一個遠離世俗的清凈之地,一個保存和觀摩藝術品的文化實體。
從詞源上看,博物館在西方起初的意思是“繆斯之家”,按照古希臘神話的說法,掌管藝術的九位繆斯是記憶女神和宙斯所生,所以博物館是朝向過去的,它守護著人類的歷史記憶,不和當下的現實打交道。
從功能上來看,博物館為公眾提供審美教育,通過對藝術品的展覽、布局來促成審美經驗的形成,因而它是無功利的。
從藝術本身來看,藝術自立門戶之后,需要有自己獨特的生存領域,同蕪雜的生活隔離開,而博物館成為確認藝術身份和標準的重要機構。總而言之,博物館是中立的、脫俗的、“純真”的審美大殿般的場所。
然而,正如藝術是一個晚近的概念,博物館也是現代的發明。
盡管中西方都有著發達的藝術收藏和品鑒傳統,但作為公共的藝術展示的博物館,出現于18世紀后期的西方,距今亦不過200多年。
時至今日,博物館成為藝術品篩選、保存和展示的重要載體,但作為一個歷史范疇,并非沒有對它進行反思和質疑的聲音。
這其中,知名的是杜威在《藝術即經驗》中的看法。杜威想要恢復藝術品與日常經驗的連續性,他認為,把藝術品從它們原先的環境中分離出來,收藏到博物館中,藝術與經驗就分道揚鑣了。杜威對藝術博物館的批判可謂是“釜底抽薪式”的,他指出這樣一個事實--“歐洲的絕大部分博物館都是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興起的紀念館”。
杜威批判博物館的目的是為了消除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界線,他認為,“藝術品是附屬于神殿、廣場以及其他相關的生活形式的”。這一點和大衛·卡里爾在《博物館懷疑論》中所反駁的博物館懷疑論者的觀點是一致的。博物館懷疑論者認為,藝術品離開原初誕生的產地,從飽含感情色彩的歷史語境中抽離出來,就變得蒼白了。他們不認為過去的藝術能夠在急劇變化的新語境下存活。
按照這種觀點,博物館是藝術的墳墓,每一件藝術品在進入博物館那一刻就已經“死”了,成為文化標本和化石。博物館為一件件作品提供了展覽的舞臺,它們仿佛被置于聚光燈之下,吸引著觀眾的全部注意力。
但是亮光之下必有陰影,博物館遮蔽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很長時期以來,藝術作品都是為著某個特定的目的而創作的,它們屬于另一個世界,或是宮殿,或是教堂,甚至墳墓。
當它們來到博物館之后,就失去了原先的功能,成為純粹的審美對象,不同風格、年代、文化背景的藝術品被并置到一個空間內,仿佛離開了大海而被放置于水族館里的魚。
舉例來說,一些今天被視作藝術的對象曾經是功能性的,是當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比如,非洲原始部落祭祀用的雕刻品,它們所由之誕生的文明坍塌了,于是這些雪泥鴻爪般的遺物褪掉原先的實用底色,成為純粹的藝術形式。